第058章 金絲蜜
關燈
小
中
大
第058章 金絲蜜
華枝春/懷愫
沈聿生在榆林, 長在榆林,十歲之後才扶棺回鄉。
榆林是九邊重地,朝華早就寫信讓紀叔不必冒險去查。
紀恒哪能放心得下。
當年容三公子與大姑娘也算得青梅竹馬, 多少人眼裏中天造地設。
二人去過月老祠花神廟, 容三公子當著那麽多神仙的面起誓此生再不沾二色,不也一樣剛成親沒多久, 就有了羅姨娘和五姑娘?
他親去過衢州, 知道沈聿在鄉間沒有一點惡名,為求安心還是托交好的行商再去榆林打聽打聽。
“姑娘安心,我是托陜甘當地鹽酒幫的商人打聽的,他們地頭廣人頭熟,不會犯官府忌諱。”
外省人就算千裏迢迢的去了,人生地不熟又已經過了快十年, 也打聽不出什麽來。
本地的鹽酒幫便不同了,山長水遠, 信在驛站走了個來回, 剛送到紀恒手中。
“非是我手伸得長, 是人在幼年時若遭逢過大變故, 心性便不好說了。”或是更堅忍,或是更悍戾。
他實在憂心姑娘所托非人。
紀恒雖放良了多年, 但在朝華面前一向恪守規
矩, 絕少用長輩的口吻說這些。
朝華知道他是一片好意, 但她笑了:“紀叔,旁人看我也是一樣。”身邊親近她,偏愛她的人, 才不挑剔她。
朝華接過信件,並不著急拆開, 裝進隨身斜挎的小佩囊裏。
這個佩囊書本大小,是甘棠想到要給朝華做一個的。
甘棠生著病也閑不住,躺在床上翻找布料比劃大小:“佩囊比荷包能裝的東西多,姑娘總是簡裝出行,用這個更方便些。”
街市上的商客、香客、學童和民人男女出門時都會挎上佩囊。
甘棠想過了,等那邊宅院收拾好,姑娘就要常常出門學醫看診,隨身挎包能裝銀針和紙筆,還能揣上些藥油防蚊蟲。
蕓苓送點心的時候瞧見甘棠病中還動針線,一把搶了過去:“你還病著呢,這東西還不容易,我來做就是。”
她針線上比甘棠更靈巧,很快裁剪出來,還比劃給甘棠看:“帶子縫得牢些結實些就好,裏邊再加個隔層。”
先做了一個,朝華試背在身上,讓蕓苓調節背帶的長度。
一邊看一邊翹起嘴角:“我這樣像不像個女游醫?”包中正可裝一套軟羊皮裹著的銀針,一套行囊筆。
拔開塞子竹筒塞子就能沾墨寫醫案藥方,方便得很。
朝華站著,蕓苓坐著比劃背帶的長度收針:“姑娘這話說的,哪有女游醫呀,外頭那些都是叫醫婆!”
連她們生了病都不會請醫婆看,甘棠病了請的都是正經大夫。
“如今還沒有,以後哪知道呢?”朝華說了那麽一句,又道,“這佩囊很實用,用結實布料再做兩個,不必繡花打籽那麽麻煩。”
蕓苓聽了就扁嘴,哪能真做素面的給姑娘用?她比著朝華尋常那幾件簡裝衣裳,做了顏色相配的佩囊。
青衣配輕紅色,黃衣配雪青色,雪灰的衣裳顏色太沈,就給配了個彩拼雜色的佩囊。
甘棠看了就讚:“配得正好。”姑娘已經這樣忙了,小處也讓她看著舒心才好。
朝華把信裝進佩囊夾層,對紀恒道:“紀叔,先帶我去看看病人罷。”
院內兩側屋中住病人,正堂收拾出來作看診煎藥和以後針灸的場所,婆子丫頭也都住在兩邊的偏屋裏。
丫頭婆子都是紀恒從莊上選出來的伶俐人,看見紀管事跟在個年輕姑娘的身後,知道這是主家。
她們雖不明白主家為什麽要收女瘋子,但都麻利上前問安:“姑娘好。”
行禮行的七零八落,規矩不嚴,但朝華也不用她們講宅門裏的規矩,只要仔細能辦事就好。
朝華問道:“就是你們幾人一路照顧她們?”
二人一個點頭,一個應“是”,各自自報過家門,婆子姓陳,小丫頭沒名字就叫三丫。
朝華帶她們走進正房屋內,坐在書桌前。蕓苓快手快腳取了紙筆來,又磨上墨。
朝華打開佩囊取出竹管,自竹管內倒出支細筆,沾墨擡頭,問道:“你們說說,這三個人都叫什麽姓名,多大的年紀,分別是什麽癥狀?”
這就是在考問她們了。
紀管事給的這個差事,比在莊上種地得錢多的多,來的時候就說定了,要是差事當的不好,還送她們回莊上務農事去。
姓陳的婆子趕忙道:“第一個來的是蕓娘,今年十四……姓馮!”
陳婆子一拍巴掌:“村裏人說她是七八歲撞了頭了,醒過來人就傻了,年歲越大就越瘋,拎著鐮刀砍人呢!”
朝華的筆尖凝住,這不是她想找那種病人。
她想找的是像她娘一樣,因七情郁憤而致的癲狂病人。
紀恒見狀問:“是不是找錯了?”實在是這樣的病人難尋,沾上一點的就都帶回來了,鄉間女人,只要還能生孩子就會被留下,少有人管她們是不是真的瘋。
朝華對紀叔笑一笑:“無妨。”然後看向陳婆子,對她道,“你繼續說。”
“帶她上船的時候,她發了瘋似的踢人打人。”陳婆子一擼袖子,胳膊上確是有兩塊已經發紫了,“要是讓她自己呆著,她倒什麽都會,也知道冷熱肚餓。”
能自己穿衣吃飯,知道收拾床鋪洗倒恭桶,還能幫忙做些活計,但不能看見男人。
朝華飛快寫完,擡頭問三丫:“你有什麽要補的?”
三丫補了幾句,譬如剛上船時蕓娘的褲子都是死結,死活都不肯脫,行船十來日都沒洗過澡。
朝華筆尖一頓,紙上落了顆墨珠。
她又問起另外兩個。
懷著身子的婦人沒打聽到名姓,就叫二牛家的,二牛去山裏燒石灰被石頭砸死,她聽到消息就慢慢瘋了。
蕓苓吸口氣:“她肚裏還有孩子呢,家裏也不要了?”
陳婆子笑道:“二牛二牛,那家裏必還有個大牛,有子有孫的人家,還留個瘋兒媳婦幹什麽?娘家不要婆家不要,可不就賣出來了。”
十兩銀子呢!
陳婆子心道,這女人雖瘋了,運氣倒是好的,竟能被買下來專給治病!真是開天辟地頭一遭。
這正是朝華要找的病人!
“找過郎中沒有?有幾個月身子了?”
“看肚子約莫五個月罷。”陳婆子有經驗,“她還好,是個文瘋子,說說胡話罵罵街。”大半時間是跟她“丈夫”說,餘下就是罵婆家。
還得添一個會看婦科的大夫,這附近接生的產婆也得知道在哪,朝華記上一筆。
最後一個,陳婆子說起來就忍不住滿臉的嫌棄:“也不知生過幾胎,她身上……”身上那個味兒,實在是難聞。
瘋了不知多久,生下來的孩子也不知去了什麽地方。
“她只會發聲,不會說話,”狀似牛馬,身上說是衣服不如說是布條子。
陳婆子全給脫下來燒了,還點了張送瘟符放在裏頭:“姑娘家還是別瞧。”
連另外兩個瘋子,都嫌棄這個瘋子。
朝華大概明白了,她飛快寫了張藥材方子。
用苦參,百部,丁香,蛇床子,薄荷腦再加冰片煮水給她洗澡。就是凈塵師太常常告訴聽經女信眾們的幾味藥材。
“請大夫來給她瞧病抓藥。”
先治身病,再醫心病。
寫完醫案,最上面那行還空著,朝華又問:“她叫什麽名字?”
陳婆子張口:“喊她什麽她都不答應,我們這些都叫她……”
三丫一把扯住陳婆子的衣角:“回姑娘的話,我們叫她啞娘。”
朝華沈吟片刻,在第三張醫案上寫上了名字。
原來還想多收幾個病人的,到真的問診治病,才發現極難。每個病人身上都還有別的病癥,蕓娘要不是有她母親,必也有別的病痛。
陳婆子和三丫看顧不過來。
朝華又問了三人清醒的時間多不多,喝藥之後反應如何。才對陳婆子和三丫道:“陳媽媽辛苦,先去抓藥煮水,三丫跟我來。”
抓藥煮水請大夫,要忙的事還多著。
朝華收了筆,走到每間屋子前,透過窗戶去看這幾人。
蕓娘的心智只有七八歲,但她娘活著的時候教得極好,坐在床上還知道脫鞋,換了幹凈衣裳,坐在床上自己跟自己說話。
蕓娘十四歲,二牛嫂稱呼上是嫂,其實只比蕓娘大上五六歲。
她挺著肚子面朝墻壁口中呼罵不止,偶爾罵丈夫,偶爾罵婆家,隔不多時又掩臉哭起來。
最後一扇窗前,根本沒有啞娘的影子,仔細看過一圈,大概是藏在床底下。她好像知道有人窺探,床單簇簇抖動。
朝華退後一步,問三丫:“這個啞娘,是不是同你更好些?更聽你的話?”
三丫點點頭:“是,別人給飯給水她都不吃,連……連陳媽媽給的也不吃,只有我給她,她才吃。”
“那她就由你多照顧些 ,她用過的床單毛巾都分開單獨洗,一定要用滾開的熱水燙過,一定要記住!”
三丫點頭答應,咬唇好一會兒說:“姑娘,能不能換上木碗木勺子?”這幾天光餵飯就不知打爛多少碗了。
這是朝華沒想到的,她記上一筆,問三丫:“她們平日都吃什麽?”
“在船上吃魚的時候卡過一回,後來陳媽媽就不煮帶骨頭的了,煮些軟飯擱些豆角豆腐肉沫給她們拌著吃。”
“你們各有各的心細處,都很好。”
三丫聽了誇獎,臉蛋紅撲撲的,朝華一點頭,她就跑去告訴陳婆子:“陳媽媽,剛才主家誇我們倆呢。”
陳媽媽已經叫人請大夫去了,別的藥她不認識,蛇床子有什麽不認識的,水邊絞下一把來正在煮水。
一面煮一面問三丫:“你剛才幹什麽扯我?”
三丫年紀小個子矮,她站的地方正可瞧見姑娘和紀管事的臉色:“媽媽真是,每回一說瘋字兒,姑娘倒還好,紀管事的臉色都不好看呢。”
陳媽媽恍然,拍了腿:“是了是了,巴巴的治這些人,保不齊家裏就有一個……”瘋字又要出口,趕緊咽了回去,“往後我閉緊了嘴絕不說!”
看過這幾個病人,連最愛說笑的蕓苓都垂頭不語。
她眼眶鼻尖都是紅的:“我回去找找舊衣裳,看能不能撿幾件送來。”
朝華笑了:“對她們不實用,倒是日常衣物被褥要多添置些。”最要緊的是添人手。
“等人齊了,把冰心叫過來。”就說冰心回家探親,調過來幾天,教這些丫頭婆子怎麽煎藥。
紀恒拿著朝華列的單子安排事項,宅後渡頭已經清了雜草,鋪上石板,還派了人看守。
紀恒親自把人送上船:“姑娘辛苦。”
朝華搖頭:“我不覺得辛苦。”看了別的病人,就更不覺得苦了。
船很快劃進西湖河道內,朝華人倚船窗,望著湖上微茫煙波,心如小舫沈浮難定。
能不能治好,她一點把握也沒有。
眼看快到別苑,朝華從惘然中回神,想起那封信。
她拆開信件,掃過兩行,面上神色微變,對沈璧道:“去清波門!”
小船很快劃至清波門,這是離萬松書院最近的官渡,渡口停泊著大大小小的船只,許多民人在此乘船往來。
蕓苓問:“姑娘是不是想見沈公子?”
“是。”朝華一面應聲,一面抽出細筆管,隨手寫了張短箋,折起來交到船娘手中,“請洪娘子把這個送到萬松書院沈聿手中,請他下山登船。”
蕓苓都已經不吃驚了,姑娘連在老宅都敢見沈公子,湖上這許多人這許多船,有什麽不敢見的。
“這會兒是不是還在授課呢?”
萬松書院上面就是聖果寺,聖果寺的暮鼓一響,萬松書院才散學,看天色還有一會兒。
“那咱們等等。”
蕓苓看看湖上賣吃食的小船,她們出來時沒帶吃食,但既然要在船中會面,總不能沒茶沒點心。
很快置辦了幾樣茶點,都是湖上最常賣的果子。
蕓苓戴了帷幕站在船頭,伸頭望著岸邊擠擠挨挨的人群。
暮鼓剛響了沒多久,就見人群中有個高個的青衣書生,懷中抱著一把水墨油傘,撥開人群往渡頭來。
沈聿目光在只只小船上脧巡,剛望見容家的小舫,就見船中人掀開一角紗簾,露出雙眼睛。
天色將晚,湖光倒映著遠山晚霞。
沈聿幾步跳上船來,冠巾衣帶在身後揚起。
隔著門剛要開口,就見紗簾挑起,從艙內傳出一聲“進來”。
沈璧和蕓苓自覺退到船頭去,蕓苓摸出荷包,船裏有點心了,她們也吃點東西等人。她買了六只大肉包子,三個人分著吃。
小舫駛到三潭映月,船娘停棹不動。
湖上波浮綠膩,燈漾琉璃。
朝華握著那封信:“我派人查過你。”
沈聿笑了:“我知道。”羊肉灌湯包子一送到瑯玕簃,他就知道了,十歲之前他長在榆林,這在衢州不是秘密。
朝華又道:“不止是去衢州。”
沈聿神色微頓。
船中不曾點燈,湖中卻有燈色波光投進船內。
沈聿一向知道她生得極美,凝質皎若,神仙不殊。
這般容貌才配得起她那雙晶瑩澄澈的眼睛,此時那雙眼睛正望著他:“這封信我看了一半。”
她指尖點在信紙上,將信推到沈聿面前。
沈聿拿起信封信紙,漆口還新,確實是剛剛打開的。
借著船外燈火飛快看完,又將那張信紙放回桌面,反推到朝華身前:“字字屬實。”
沈聿凝息斂神,他連婚生子都不是,他是私生子。
他坐在那裏,方才接到短箋,飛奔下山的喜悅,此刻煙消雲散,他等待她開口。
朝華指指小桌上盛著金絲蜜棗的白瓷碟子:“吃罷。”
沈聿怔怔伸出手去,撚顆棗子送入口中,又甜又粘牙。
“說罷。”朝華也撚一顆,她含著甜棗道,“我要聽你說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華枝春/懷愫
沈聿生在榆林, 長在榆林,十歲之後才扶棺回鄉。
榆林是九邊重地,朝華早就寫信讓紀叔不必冒險去查。
紀恒哪能放心得下。
當年容三公子與大姑娘也算得青梅竹馬, 多少人眼裏中天造地設。
二人去過月老祠花神廟, 容三公子當著那麽多神仙的面起誓此生再不沾二色,不也一樣剛成親沒多久, 就有了羅姨娘和五姑娘?
他親去過衢州, 知道沈聿在鄉間沒有一點惡名,為求安心還是托交好的行商再去榆林打聽打聽。
“姑娘安心,我是托陜甘當地鹽酒幫的商人打聽的,他們地頭廣人頭熟,不會犯官府忌諱。”
外省人就算千裏迢迢的去了,人生地不熟又已經過了快十年, 也打聽不出什麽來。
本地的鹽酒幫便不同了,山長水遠, 信在驛站走了個來回, 剛送到紀恒手中。
“非是我手伸得長, 是人在幼年時若遭逢過大變故, 心性便不好說了。”或是更堅忍,或是更悍戾。
他實在憂心姑娘所托非人。
紀恒雖放良了多年, 但在朝華面前一向恪守規
矩, 絕少用長輩的口吻說這些。
朝華知道他是一片好意, 但她笑了:“紀叔,旁人看我也是一樣。”身邊親近她,偏愛她的人, 才不挑剔她。
朝華接過信件,並不著急拆開, 裝進隨身斜挎的小佩囊裏。
這個佩囊書本大小,是甘棠想到要給朝華做一個的。
甘棠生著病也閑不住,躺在床上翻找布料比劃大小:“佩囊比荷包能裝的東西多,姑娘總是簡裝出行,用這個更方便些。”
街市上的商客、香客、學童和民人男女出門時都會挎上佩囊。
甘棠想過了,等那邊宅院收拾好,姑娘就要常常出門學醫看診,隨身挎包能裝銀針和紙筆,還能揣上些藥油防蚊蟲。
蕓苓送點心的時候瞧見甘棠病中還動針線,一把搶了過去:“你還病著呢,這東西還不容易,我來做就是。”
她針線上比甘棠更靈巧,很快裁剪出來,還比劃給甘棠看:“帶子縫得牢些結實些就好,裏邊再加個隔層。”
先做了一個,朝華試背在身上,讓蕓苓調節背帶的長度。
一邊看一邊翹起嘴角:“我這樣像不像個女游醫?”包中正可裝一套軟羊皮裹著的銀針,一套行囊筆。
拔開塞子竹筒塞子就能沾墨寫醫案藥方,方便得很。
朝華站著,蕓苓坐著比劃背帶的長度收針:“姑娘這話說的,哪有女游醫呀,外頭那些都是叫醫婆!”
連她們生了病都不會請醫婆看,甘棠病了請的都是正經大夫。
“如今還沒有,以後哪知道呢?”朝華說了那麽一句,又道,“這佩囊很實用,用結實布料再做兩個,不必繡花打籽那麽麻煩。”
蕓苓聽了就扁嘴,哪能真做素面的給姑娘用?她比著朝華尋常那幾件簡裝衣裳,做了顏色相配的佩囊。
青衣配輕紅色,黃衣配雪青色,雪灰的衣裳顏色太沈,就給配了個彩拼雜色的佩囊。
甘棠看了就讚:“配得正好。”姑娘已經這樣忙了,小處也讓她看著舒心才好。
朝華把信裝進佩囊夾層,對紀恒道:“紀叔,先帶我去看看病人罷。”
院內兩側屋中住病人,正堂收拾出來作看診煎藥和以後針灸的場所,婆子丫頭也都住在兩邊的偏屋裏。
丫頭婆子都是紀恒從莊上選出來的伶俐人,看見紀管事跟在個年輕姑娘的身後,知道這是主家。
她們雖不明白主家為什麽要收女瘋子,但都麻利上前問安:“姑娘好。”
行禮行的七零八落,規矩不嚴,但朝華也不用她們講宅門裏的規矩,只要仔細能辦事就好。
朝華問道:“就是你們幾人一路照顧她們?”
二人一個點頭,一個應“是”,各自自報過家門,婆子姓陳,小丫頭沒名字就叫三丫。
朝華帶她們走進正房屋內,坐在書桌前。蕓苓快手快腳取了紙筆來,又磨上墨。
朝華打開佩囊取出竹管,自竹管內倒出支細筆,沾墨擡頭,問道:“你們說說,這三個人都叫什麽姓名,多大的年紀,分別是什麽癥狀?”
這就是在考問她們了。
紀管事給的這個差事,比在莊上種地得錢多的多,來的時候就說定了,要是差事當的不好,還送她們回莊上務農事去。
姓陳的婆子趕忙道:“第一個來的是蕓娘,今年十四……姓馮!”
陳婆子一拍巴掌:“村裏人說她是七八歲撞了頭了,醒過來人就傻了,年歲越大就越瘋,拎著鐮刀砍人呢!”
朝華的筆尖凝住,這不是她想找那種病人。
她想找的是像她娘一樣,因七情郁憤而致的癲狂病人。
紀恒見狀問:“是不是找錯了?”實在是這樣的病人難尋,沾上一點的就都帶回來了,鄉間女人,只要還能生孩子就會被留下,少有人管她們是不是真的瘋。
朝華對紀叔笑一笑:“無妨。”然後看向陳婆子,對她道,“你繼續說。”
“帶她上船的時候,她發了瘋似的踢人打人。”陳婆子一擼袖子,胳膊上確是有兩塊已經發紫了,“要是讓她自己呆著,她倒什麽都會,也知道冷熱肚餓。”
能自己穿衣吃飯,知道收拾床鋪洗倒恭桶,還能幫忙做些活計,但不能看見男人。
朝華飛快寫完,擡頭問三丫:“你有什麽要補的?”
三丫補了幾句,譬如剛上船時蕓娘的褲子都是死結,死活都不肯脫,行船十來日都沒洗過澡。
朝華筆尖一頓,紙上落了顆墨珠。
她又問起另外兩個。
懷著身子的婦人沒打聽到名姓,就叫二牛家的,二牛去山裏燒石灰被石頭砸死,她聽到消息就慢慢瘋了。
蕓苓吸口氣:“她肚裏還有孩子呢,家裏也不要了?”
陳婆子笑道:“二牛二牛,那家裏必還有個大牛,有子有孫的人家,還留個瘋兒媳婦幹什麽?娘家不要婆家不要,可不就賣出來了。”
十兩銀子呢!
陳婆子心道,這女人雖瘋了,運氣倒是好的,竟能被買下來專給治病!真是開天辟地頭一遭。
這正是朝華要找的病人!
“找過郎中沒有?有幾個月身子了?”
“看肚子約莫五個月罷。”陳婆子有經驗,“她還好,是個文瘋子,說說胡話罵罵街。”大半時間是跟她“丈夫”說,餘下就是罵婆家。
還得添一個會看婦科的大夫,這附近接生的產婆也得知道在哪,朝華記上一筆。
最後一個,陳婆子說起來就忍不住滿臉的嫌棄:“也不知生過幾胎,她身上……”身上那個味兒,實在是難聞。
瘋了不知多久,生下來的孩子也不知去了什麽地方。
“她只會發聲,不會說話,”狀似牛馬,身上說是衣服不如說是布條子。
陳婆子全給脫下來燒了,還點了張送瘟符放在裏頭:“姑娘家還是別瞧。”
連另外兩個瘋子,都嫌棄這個瘋子。
朝華大概明白了,她飛快寫了張藥材方子。
用苦參,百部,丁香,蛇床子,薄荷腦再加冰片煮水給她洗澡。就是凈塵師太常常告訴聽經女信眾們的幾味藥材。
“請大夫來給她瞧病抓藥。”
先治身病,再醫心病。
寫完醫案,最上面那行還空著,朝華又問:“她叫什麽名字?”
陳婆子張口:“喊她什麽她都不答應,我們這些都叫她……”
三丫一把扯住陳婆子的衣角:“回姑娘的話,我們叫她啞娘。”
朝華沈吟片刻,在第三張醫案上寫上了名字。
原來還想多收幾個病人的,到真的問診治病,才發現極難。每個病人身上都還有別的病癥,蕓娘要不是有她母親,必也有別的病痛。
陳婆子和三丫看顧不過來。
朝華又問了三人清醒的時間多不多,喝藥之後反應如何。才對陳婆子和三丫道:“陳媽媽辛苦,先去抓藥煮水,三丫跟我來。”
抓藥煮水請大夫,要忙的事還多著。
朝華收了筆,走到每間屋子前,透過窗戶去看這幾人。
蕓娘的心智只有七八歲,但她娘活著的時候教得極好,坐在床上還知道脫鞋,換了幹凈衣裳,坐在床上自己跟自己說話。
蕓娘十四歲,二牛嫂稱呼上是嫂,其實只比蕓娘大上五六歲。
她挺著肚子面朝墻壁口中呼罵不止,偶爾罵丈夫,偶爾罵婆家,隔不多時又掩臉哭起來。
最後一扇窗前,根本沒有啞娘的影子,仔細看過一圈,大概是藏在床底下。她好像知道有人窺探,床單簇簇抖動。
朝華退後一步,問三丫:“這個啞娘,是不是同你更好些?更聽你的話?”
三丫點點頭:“是,別人給飯給水她都不吃,連……連陳媽媽給的也不吃,只有我給她,她才吃。”
“那她就由你多照顧些 ,她用過的床單毛巾都分開單獨洗,一定要用滾開的熱水燙過,一定要記住!”
三丫點頭答應,咬唇好一會兒說:“姑娘,能不能換上木碗木勺子?”這幾天光餵飯就不知打爛多少碗了。
這是朝華沒想到的,她記上一筆,問三丫:“她們平日都吃什麽?”
“在船上吃魚的時候卡過一回,後來陳媽媽就不煮帶骨頭的了,煮些軟飯擱些豆角豆腐肉沫給她們拌著吃。”
“你們各有各的心細處,都很好。”
三丫聽了誇獎,臉蛋紅撲撲的,朝華一點頭,她就跑去告訴陳婆子:“陳媽媽,剛才主家誇我們倆呢。”
陳媽媽已經叫人請大夫去了,別的藥她不認識,蛇床子有什麽不認識的,水邊絞下一把來正在煮水。
一面煮一面問三丫:“你剛才幹什麽扯我?”
三丫年紀小個子矮,她站的地方正可瞧見姑娘和紀管事的臉色:“媽媽真是,每回一說瘋字兒,姑娘倒還好,紀管事的臉色都不好看呢。”
陳媽媽恍然,拍了腿:“是了是了,巴巴的治這些人,保不齊家裏就有一個……”瘋字又要出口,趕緊咽了回去,“往後我閉緊了嘴絕不說!”
看過這幾個病人,連最愛說笑的蕓苓都垂頭不語。
她眼眶鼻尖都是紅的:“我回去找找舊衣裳,看能不能撿幾件送來。”
朝華笑了:“對她們不實用,倒是日常衣物被褥要多添置些。”最要緊的是添人手。
“等人齊了,把冰心叫過來。”就說冰心回家探親,調過來幾天,教這些丫頭婆子怎麽煎藥。
紀恒拿著朝華列的單子安排事項,宅後渡頭已經清了雜草,鋪上石板,還派了人看守。
紀恒親自把人送上船:“姑娘辛苦。”
朝華搖頭:“我不覺得辛苦。”看了別的病人,就更不覺得苦了。
船很快劃進西湖河道內,朝華人倚船窗,望著湖上微茫煙波,心如小舫沈浮難定。
能不能治好,她一點把握也沒有。
眼看快到別苑,朝華從惘然中回神,想起那封信。
她拆開信件,掃過兩行,面上神色微變,對沈璧道:“去清波門!”
小船很快劃至清波門,這是離萬松書院最近的官渡,渡口停泊著大大小小的船只,許多民人在此乘船往來。
蕓苓問:“姑娘是不是想見沈公子?”
“是。”朝華一面應聲,一面抽出細筆管,隨手寫了張短箋,折起來交到船娘手中,“請洪娘子把這個送到萬松書院沈聿手中,請他下山登船。”
蕓苓都已經不吃驚了,姑娘連在老宅都敢見沈公子,湖上這許多人這許多船,有什麽不敢見的。
“這會兒是不是還在授課呢?”
萬松書院上面就是聖果寺,聖果寺的暮鼓一響,萬松書院才散學,看天色還有一會兒。
“那咱們等等。”
蕓苓看看湖上賣吃食的小船,她們出來時沒帶吃食,但既然要在船中會面,總不能沒茶沒點心。
很快置辦了幾樣茶點,都是湖上最常賣的果子。
蕓苓戴了帷幕站在船頭,伸頭望著岸邊擠擠挨挨的人群。
暮鼓剛響了沒多久,就見人群中有個高個的青衣書生,懷中抱著一把水墨油傘,撥開人群往渡頭來。
沈聿目光在只只小船上脧巡,剛望見容家的小舫,就見船中人掀開一角紗簾,露出雙眼睛。
天色將晚,湖光倒映著遠山晚霞。
沈聿幾步跳上船來,冠巾衣帶在身後揚起。
隔著門剛要開口,就見紗簾挑起,從艙內傳出一聲“進來”。
沈璧和蕓苓自覺退到船頭去,蕓苓摸出荷包,船裏有點心了,她們也吃點東西等人。她買了六只大肉包子,三個人分著吃。
小舫駛到三潭映月,船娘停棹不動。
湖上波浮綠膩,燈漾琉璃。
朝華握著那封信:“我派人查過你。”
沈聿笑了:“我知道。”羊肉灌湯包子一送到瑯玕簃,他就知道了,十歲之前他長在榆林,這在衢州不是秘密。
朝華又道:“不止是去衢州。”
沈聿神色微頓。
船中不曾點燈,湖中卻有燈色波光投進船內。
沈聿一向知道她生得極美,凝質皎若,神仙不殊。
這般容貌才配得起她那雙晶瑩澄澈的眼睛,此時那雙眼睛正望著他:“這封信我看了一半。”
她指尖點在信紙上,將信推到沈聿面前。
沈聿拿起信封信紙,漆口還新,確實是剛剛打開的。
借著船外燈火飛快看完,又將那張信紙放回桌面,反推到朝華身前:“字字屬實。”
沈聿凝息斂神,他連婚生子都不是,他是私生子。
他坐在那裏,方才接到短箋,飛奔下山的喜悅,此刻煙消雲散,他等待她開口。
朝華指指小桌上盛著金絲蜜棗的白瓷碟子:“吃罷。”
沈聿怔怔伸出手去,撚顆棗子送入口中,又甜又粘牙。
“說罷。”朝華也撚一顆,她含著甜棗道,“我要聽你說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